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默写古诗有哪些 默写古诗的最好方法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什么软件可以古诗文情景默写
微信小程序:诗词默。
本次设计的作品为古诗文小助手,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古诗文化,从而设计的一款小程序。古诗文小助手,提供朝代,主题,标签,诗人,关键词查询。可以收藏以及查看原文,翻译,注释,赏析以及作者介绍,生平信息。当点击历朝诗人模块时,将会发送一条请求,然后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然后显示在内容中。然后点击了相应的诗人后会显示诗人的简介,以及其相应的作品。在点击相应的诗词后,可以看到诗词的详细内容,包含诗词的内容,诗词的注释,翻译,赏析,创作背景等。同时如果喜欢这首诗词的话,还可以将诗词收藏,收藏后可以在我的里面“诗词收藏里面看到”。
古诗默写
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作者背景 骆宾王(约640-684),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人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有诗名,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是“初唐四杰”之一。 注词释义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拨:划。 古诗今译 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名句赏析 据说这首小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那一群白鹅悠闲地游来,正昂着颈高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这是一幅多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这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然,多么欢畅。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心灵。 锄禾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理解】:农民锄地在太阳当头正中午,汗珠儿一串一串滴进禾下土。有谁知道碗盘里的饭食啊,颗颗包含着辛苦的血汗. 画 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理解】:墙角处有几株洁白的梅花,在严寒的冬天独自开放。远远望去好像是压在枝条上的积雪,但我知道那不是积雪,因为有阵阵幽香从那儿飘过来。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理解】:皎洁的月光照到床前,“我”怀疑是地上铺着一层白霜。仰头望着那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自己的家乡。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一轮落日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快要沉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想要把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眠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理解】:春天的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很亮了。早晨醒来,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孤舟,出没风波里。 【理解】: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理解】:松树林下问徒弟,说是师傅出门采药去。虽在这座深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在何处。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理解】:横看是连绵山岭,侧看是陡峭山峰,从不同角度看庐山,面貌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是处在这庐山之中。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香炉山在太阳光下升起紫色云烟,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河流挂在山前。瀑布从几千尺高处直泻而下,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理解】:深秋时节的高山,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上伸展,在山上飘浮着白云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有住人的房子。我停下车子不走了,是因为喜欢这傍晚时候的枫树林,经霜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理解】:“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在这日暮时分,不禁勾起“我”新的愁绪。原野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身观看,那圆圆的明月离“我”是那么近。 鹿柴(zhài)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途次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我孤独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兄弟们都插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新市徐公店:地名。 2.篱落:篱笆。 3.径:小路。 4.阴:树叶茂盛浓密。 5.急走:奔跑着。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分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欲,想要。捕,捉。鸣,叫。 讲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越,指道旁成阴的树。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蚕妇① [宋] 张俞② 昨日入城市,③ 归来泪满巾。④ 遍身⑤罗绮⑥者, 不是养蚕人。 【注释】 ①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②张俞――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少愚。益州郫县(今天的四川省郫县)人。晚年隐居在四川的青城山,自号白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③市――做**,**货物。这里是指*出蚕丝。 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⑤遍身――全身上下。 ⑥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解说】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欣赏】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陶 者 梅 尧 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注释] ①陶者:烧制陶瓦器的人。陶:用粘土烧制器物。 ②鳞鳞:屋上瓦片重叠,就像鱼鳞一样。大厦:高大的房屋。 [解说〕 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了两种人完全不同的生活:劳动者受尽剥削,富贵者不劳而获。诗人通过鲜明的对比,揭露并谴责了这种不合理现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分析】 刘长卿(709―780),中唐前期的重要诗人,工五言,描写个人生活和自然风景的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诗的风格以工整清丽出名。 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图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不加渲染,而意思曲折、深刻。开篇即是一组静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空旷的山野中惟有一座茅屋立于风雪之中。诗人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顿时带来一股温暖的气息。苍山、风雪、白屋、柴门、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一幅淡雅的雪夜客至图。 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去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衢道中① 曾 几 梅子黄时②日日晴, 小溪泛尽③却山行④。 绿阴⑤不减⑥来时路, 添得黄鹂⑦四五声。 注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古诗大意 梅子成熟的季节,天天是晴天,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以后再走山路。苍翠的树阴还和来时路途上的情形差不多,只是在山林中添了几声黄莺清脆的叫声。 作者简介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后迁居河南洛阳,宋代诗人。历任江西、浙西提刑,因主张抗金,被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侍制。他有爱国思想,是爱国诗人陆游的老师。他的诗歌风格清秀自然、活泼轻快。著有《茶山集》。 导读 这是一首记行写景的七言绝句。诗中写作者在五月里行于三衢山道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浙西山区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第一句交代季节和气候特征。“梅子黄时日日晴”,梅子黄时,正值春末夏初,这个季节,天气晴朗。 第二句交待行踪。“小溪泛尽却山行”,我坐着小船到了河沟的尽头,又沿着山路走。这句平白无奇,却描述出一幅有山有水的画面。“山行”二字引出三、四句的景物描写。 三、四句写绿阴,写黄鹂鸣叫。“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两句承接次句的“山行”,抒写诗人在衢州道中的见闻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树阴遮路,苍翠阴凉,再添上黄鹂的啼叫,更叫人悦目舒心。这里用黄莺清脆的叫声突出了山林的寂静,又通过写绿阴、黄莺表达了诗人的愉快心情。 这首诗,第一句强调“晴”,第二句主要讲“行”,三、四句拿山行和泛溪作比较,第三句主要讲绿阴,第四句突出黄莺,是山行中的特色。作者在诗里一句一景描述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作者简介: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点 评〗:这首诗步步设喻,层层谈理,词谨意厚,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反映了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
默写古诗的最好方法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善良、坚强和浪漫。而背诵是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
对孩子们来讲语文书中最令人痛恨的句子莫过于“并背诵全文”,虽然古诗文难背,但还是有一些方法可寻的。
【资料图】
快速背诵古诗文的五个方法
方法一:理解记忆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
要记忆一首古诗词,一定要理解这首诗词的内容,了解诗词的思想,把握内在的逻辑。这样在用到的时候,就容易还原成诗词的语言,使我们能够回忆起来。
例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句诗,如果你不理解它的意思,是很难记住的。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而五津,泛指四川。那么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巍巍长安城,雄踞三秦之地,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着四川。
用“理解记忆法”背诗,不仅记住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学会了历史、地理知识。
方法二:图画联想法
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诗的标志。因此,如果我们能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一首诗所反映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记忆就会更加牢靠,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这类方法尤其适合背诵景物类诗文。
比如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空山新雨后”,寂静的,空荡荡的,山林里刚刚下过了雨;“天气晚来秋”,天气到了晚秋这个时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情景简直是一个活的画面。
方法三:对比诵读法
相对之美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天对地、日对月、东对西、昼对夜……中国古人把这些现象演化为文字形式来抒*感、表达意愿,可谓一种伟大创举,其中就有很多对比。我们可以把古诗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方法四:关键词记忆法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
背诵时常有这种情况,一些本来记得很熟的诗,突然在某个环节上卡壳。这时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或词),就会很快地接上。这说明每句诗的领头字,都具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所以,要下功夫尽可能将它记牢。
关键的字就像是一个渔网,渔网里面还有绳子打结儿的地方,那些关键的点你提起来,所有的其他的点就能体现,这个叫纲举目张。
方法五:逻辑顺序法
任何文章,都有一个线索,都要有一定顺序的,例如《桃花源记》,是以行踪为线索,《核舟记》呢,是以描写船空间为线索,你先把这个线索写下来,然后接着背。
桃花源记中,顺着小溪走,忘了路,然后呢,到了桃花林,再按着走几步,没有别的树,然后来描写一下这个树林,然后呢,很惊讶,穿过这个树林,有水源,有山,有口,有光,舍船,从口入。
你把这几个重要的词写下来,你可能对这一段话就会有印象了,按着文章的顺序来那么你记的时候就会有逻辑,更快,更有效率。
如方法不应用,就只是纸上谈兵。家长可以先好好消化这几种方法,根据不同文章利用最佳方式,教孩子把经典古诗文中的名句理解、记下来,才能让孩子真正获得中华文化的瑰宝!
默写古诗词
1\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山旁]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肝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 会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
标签: